首页 | 讲座预告 | 讲坛聚焦 | 精品回眸 | 文件通知 | 专家资料 | 回音壁 
 
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2011-03-16  
赖德胜教授“钱学森之问的经济学解读”有感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的一问振聋发聩,他认为“现在的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记得看过一本书叫《民国那些人》,讲述民国的学界精英们担负起新旧文化交替的重任,他们既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又是新思想的开拓者,经历坎坷多难,却不改心中执着,他们的学识、情趣,风度、胸襟,让现在的我们看了高山仰止,甚至自惭形秽。使我不由得想起钱先生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难道真如《南渡北归》中慨叹,大师之后无大师了么?郁结已久的疑问,在赖德胜教授鞭辟入里的教诉中得到解答。赖教授认为“钱学森之问”,问的不仅是教育发展问题,而且是对人才成长规律、人才发展现实、人才未来图景高远的天问。问题的实质在于我国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赖德胜教授用详实的数据论证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不仅是教育培养问题,还有使用问题如劳动力市场配置、评价、选拔、激励的机制。健全的劳动力市场使人们的配置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合理的收入分配使配置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励,创新型人才的大量涌现就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大学毕业生增加以至于毕业生薪金相对价格下降,但同时也吸引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劳动者中大学生的比例渐渐增加,创新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但这种关系需要消化、吸收、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高等教育扩招到显著性创新有个10-20年的时间差。
    赖教授的分析帮我们从长远上、宏观上解除了疑惑,于是创新性人才涌现问题又回到我们身边。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一跃成为软件强国,荣膺“世界办公室”,相比“世界工厂”的称谓,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氶待提高。
    作为国家的人才储备,大学生的我们,需要拥有创新的危机感:当前我国一般性人才已基本满足需要,30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中,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吃紧;需要拥有创新的使命感:确立社会责任感,培养自我创新毅力与激情,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管子》里有两句话给此次讲座做了很好的注解,“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作为毕身的追求,没有比的上培育人才的,但培植百年以后才有收获的,是人才啊。
 
                                                                                              (学生记者 刘安琪)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