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座预告 | 讲坛聚焦 | 精品回眸 | 文件通知 | 专家资料 | 回音壁 
 
访留英博士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校友陈政
2008-03-01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2月28日晚,留英博士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政博士做客濂溪讲坛,作为老校友的他,给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带来了一份丰厚的新年礼物——一场精彩的《跨越剑桥,难忘母校》的报告会。
      为了更多地了解陈博士,就在他做报告的前一晚,我们学生记者有幸来到他下榻的住处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陈博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让我们有些受宠若惊。看到我们有些紧张,他有意拉开话匣子,与我们进行了很随意的交谈,关切地询问我们每个人所学的专业,对学校有什么看法。本来我们是来采访他的,反到成了他采访我们,陈博士的亲近随和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雨后到处都是黄泥”这是陈博士入学时对母校九江师专最初的印象,因此大家给它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黄泥岗”。当时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但是他却没有苦的感觉,“决定人的苦与乐,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俗话说,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练一个人坚强的意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陈博士带着年轻人的冲劲、韧劲,步步如卒不断前进。“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上大学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好好读书”。回忆那段简单而匆忙的日子,陈博士感慨万千,说起了他那个时候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化学考试,他落后于其他同学二三十分,这既是一次教训,又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于是他学习更加勤奋了,因为他始终相信勤能补拙,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拼搏同样可以成就一番作为。学不下去想偷懒的时候就硬逼着自己去学。慢慢地养成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慢慢地养成了做事严谨、细致的态度和工作作风,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陈博士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我是中国人,身体里流淌着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很强的乡土观念、家庭观念,有一种归属感,也就是所谓的落叶归根。所以想到回归祖国,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这次回到母校,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倍感亲切,勾起了许多对往事是回忆,做这样的一场题为《跨越剑桥,难忘母校》报告会的目的是要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哪怕学生只记住一句话,都会让他们受用一辈子。未来的几天时间陈博士的日程已排得满满的,他要与化工、土木等学院的师生们进行交流和指导,尽自己所能来回报母校。
      “教师,是一种职业,而不仅仅是兴趣”,陈博士不但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学术兢兢业业,而且从事教学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以自己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教导学生,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上大展拳脚。
      在与陈博士面对面的交流中,陈教授总结了自己成功的宝贵经验,“使自己满意”,这一句话乍一听有些别扭,但细细想来却不无道理,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而先让自己满意,再最大限度的满足其他人的需求。陈博士找到了人生的立足点,不去理会外界的干扰,而一门心思的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去,有句名言说得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对我们寄予厚望,身为九江学院的大学生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九江学院学院的学生,仅这一点就能为母校增光、服务。希望我们能不断的明确目标,哪怕是一点点,然后去实现,取得成功后再确立新目标,如此,日积月累,每一小步的迈出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大步。无论我们做什么、做多少,都要脚踏实地,相信自己能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结果怎么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一个小时过去了,与陈博士的采访也接近尾声,他谦虚、亲切随和和耐心都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让我们从中吸取营养,深受启发。一路上我们心怀敬佩和感激,陈博士的话萦绕在耳旁,久久挥之不去。我们要向他学习,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将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