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座预告 | 讲坛聚焦 | 精品回眸 | 文件通知 | 专家资料 | 回音壁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做客我校第147期濂溪讲坛
2016-06-03  

  风华十年,筑梦濂溪。今年是濂溪讲坛开办十周年纪念年,濂溪讲坛创办十年来,每月讲座,四季常开、遍及校园,风雨无阻、寒暑不辍,到今天已逾146期,现场听众七万人次,网上视频点击超过20万人次,出版了《香溢濂溪》演讲集三辑,被评为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成为九江学院一块光彩照人的学术品牌。为引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学生自觉提升人文素养,学校于4月份初开展了“濂溪讲坛”举办十周年系列活动。

 

 

 

 

  6月2日晚,濂溪讲坛十周年系列活动迎来了高潮,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做客我校第147期濂溪讲坛,在香远楼三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位置的选择’——城市化的经济学”的学术讲座。作为我校濂溪讲坛的开坛嘉宾,周其仁教授十年后重回濂溪讲坛作学术报告,这也为濂溪讲坛十周年纪念活动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校党委书记郑翔,副校长纪岗昌、王万山,校纪委书记魏立平,副校长杨耀防与在场师生一起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副校长王万山主持。

 

 

  讲座开始前,播放了濂溪讲坛十周年纪念活动电视片,副校长杨耀防为十周年系列活动作了精彩总结。杨副校长指出,十年来,濂溪讲坛得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校领导对濂溪讲坛的经费给予了充分的保障,书记、校长引荐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每一个校领导都参与了濂溪讲坛的主持,并时常到场聆听嘉宾的讲座。十年来,党委宣传部持之以恒地抓好濂溪讲坛的工作,同时还得到了各单位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十年来,濂溪讲坛对涵养莘莘学子人文修养与科学素养,发挥着积极作用,提升了大学文化品位,使校园洋溢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向上向善的人文情怀与朝气蓬勃的学术氛围。杨副校长表示,濂溪讲坛还将继续在弘扬学术文化,展示大家风范,培育莘莘学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真正成为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学科发展,学生成人成才的源头活水。

 

    在热烈地掌声中,周其仁教授上台演讲。

 

 

  讲座一开始,周其仁教授就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整个人类城市化历史的由来与去向,为大家分析了很多他观察到的有趣现象,比如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数据不合常规,工业化率远远高于城市化率。然后他又以形象有趣的图表,分析了美国、日本等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人口聚集情况与GDP贡献率,让人大开眼界。他形象地告诉大家,美国看似那么大的国家,其实经济就在这几个“鼓起的经济包”里。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占地面积只有3-5%的大城市,GDP贡献率数倍于占地比例,这背后就是城市化的本质,人口与经济生产能力高度集中。

 

 

  大家为什么都要到城市来呢?不是有很多人天天抱怨城市吗?周其仁教授提醒大家,人的语言与行为有时并不一致,很多批评城市化的人,其实就住在大城市里。嘴上抱怨着城市化,脚下却一动不动,甚至还要往更大的城市走。这就说明一个道理,城市化有它不可抗拒的魅力。

 

 

  接下来,周教授从分工与经济效率的关系,人口聚集与知识生产的关系,以及需求集中与基础设施的关系等多个角度,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系统阐述了城市化与人的选择又有什么关系,与经济发展又是什么关系,结论就是一句话:人往高处走,高处高分工,而分工正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提高最根本的驱动力。

 

  但城市化就是一个纯自然的现象吗?人想往高处走就能走吗?走到了能留下来吗?这就涉及到人类城市化的历史。周其仁教授从英国早期对伦敦和周边地区婚礼、洗礼和葬礼的“三礼”数据统计讲到,再到英国相应的遗产分配中的单子继承制度,剖析其对城市化的影响。同时对比中国从战国至今的城市化率,讲中国从古至今的制度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

 

  讲座中,周其仁教授从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讲起,一句“允许农民自带干粮进城务工”如何催生了浩浩荡荡的人口流动。但这看似人类历史上最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大潮,很多数据却是“反城市化”的,城市的人口大幅度增加了,但人均土地面积上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却下降了,这其中有什么秘密?今后如何改革才能走向真正健康的,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为此,周其仁教授提出了三个改革方向,一是土地制度要好好改。农村的集体用地与城市的国有用地,不能在待遇上天差地别,要给农民的土地有确权和流转的权力。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分成城里人、乡下人,我们如果不把这个鸿沟填平,将来所有人都要后悔。那个隔阂带来的仇恨,你花多少钱多少力量都难以弥补。第三就是行政机制要按人管理,而不是按传统的行政区划管理。

 

 

  讲座中,周其仁教授又特别分享了日本东京的再城市化运动,传统的城市化仍是基于人口的横向移动,东京对人口的垂直移动有很多探索,非常值得中国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思考。

 

 

  演讲最后,周其仁指出,城市化是人口及其经济社会活动,从低密度空间向较高密度空间的移动与集聚过程。 无数个人、 家庭、 企业在城市化进程中作出涉及“位置” 的决策。选择位置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判断人们怎样选位置, 是一门更大的学问。


    演讲结束后,周其仁教授又与现场听众互动,一一解答大家的疑问。

 

 

 

  周其仁教授以时政案例、数据分析和讲故事的形式,从城市化的含义、传统中国的城市化率、城市化进程、理解集聚与密度、中国式城镇蔓延等方面娓娓道来,以系统的思维,学术的高度,同时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整个人类城市化历史的由来与去向。整场报告内容丰富,例证详实,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既有深厚的学理又有现实的思考,还有发展的战略思路,集中体现了周其仁教授多年来经济研究丰富的成果和智慧的思考,为与会者全面认识城市化发展与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指导,也对推进我市的城市化进程和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在校期间,在校党委书记郑翔的陪同下,周其仁教授参观了两南山庐山文化研究中心、陶渊明纪念馆和陈寅恪纪念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