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座预告 | 讲坛聚焦 | 精品回眸 | 文件通知 | 专家资料 | 回音壁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汪建新教授做客第149期濂溪讲坛
2016-10-20  

  10月15日晚,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汪建新教授做客我校第149期濂溪讲坛,在香远楼三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从毛泽东诗词感悟长征”的精彩讲座。副校长纪岗昌、王万山与500余名师生们一起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副校长杨耀防主持。

 

 

  讲座中,汪建新带领听众赏析了毛泽东长征时期创作的诗词作品,领略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与非凡气度,感悟长征的波澜壮阔与精神价值。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大事件,诗作是万里长征的高度浓缩,汪建新认为,长征时期是毛泽东创作的高峰时期,正值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回顾历史,感悟那段“以诗记史”的光辉岁月,非常有意义。汪建新从四个方面讲述长征时期的毛泽东诗词:一是毛泽东长征时期的诗词创作;二是毛泽东长征时期的心境状态;三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主要内容;四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艺术魅力。

 

 

  汪建新强调,毛泽东同志是个“千古奇才”,在很多领域都有建树,是革命家、理论家、思想家、军事家、战略家,但是“诗人”这个身份是当之无愧的,他的一生,是诗人的一生,他的诗词创作更是中国诗歌宝库上的灿烂明珠。毛泽东在长征时期一共创作了六首诗词,分别是《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讲座中,汪建新主要围绕长征时期毛泽东诗词的军旅诗进行讲解。毛泽东在长征时期曾多次遭遇到生命的危险,有三次差一点死去,却能常常在战斗发生后写出一首诗来。

 

 

  汪建新指出,在毛泽东长征时期的心境状态、心路历程是郁闷与舒快的双重变奏,以创《忆秦娥·娄山关》为分水岭,之前是沉郁之后变得越来越舒快。他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了毛泽东长征诗词的主要内容:一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二是踏遍青山人未老;三是坚定执着诗言志;四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五是英雄群像真伟岸。他强调,毛泽东有关“山”、“山+红旗”的诗句最多,他以山记史,以山言志,以山造境。山的深沉,山的坚韧,山的博大与他的诗句浑然一体,最典型的就是《十六字令三首》,他把山写得瑰伟雄奇,绚丽璀璨,流动回旋。而红旗是革命的象征,既代表红军,又代表着红色政权,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南征北战,红旗就是他的生命。

 

 

  讲座中,汪建新从七个方面讲述了毛泽东长征诗词的艺术魅力:一是诗人的心路历程和革命的曲折发展相统一,二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三是清醒的认识困难和磅礴的英雄气概相统一,四是通俗的诗词语言与深邃的哲理思想相统一,五是战争画卷的纪实与历史规律的把握相统一,六是个人情感的起伏与红军命运的悲欢相统一,七是英雄主义的人格与崇高理想的追求相统一。他强调,毛泽东的长征诗词新颖别致、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描绘出了前人和同时代其它诗人不曾创作的锦绣中华新图画,塑造出了文学史上未曾出现过的英雄人物新形象。不仅形象地记录了中央红军所走过的漫漫征程,而且还以诗人独有的浪漫情怀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热情讴歌了崇高之美、自然之美、人格之美,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讲座结束后,汪建新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副校长杨耀防在主持讲座的时候指出,汪建新教授的讲座条理清晰,思路明快,一步步带领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征时红军的英勇形象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志。他的演讲,体现了对毛泽东诗词把握的独到视角,特殊情怀,也让我们初步了解了毛泽东诗词的自然美和人格美,让我们更加接近伟人的心灵世界,更加感受到毛泽东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和大无畏革命精神。杨耀防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既要有“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雄心壮志,也要有“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勇气和信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