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座预告 | 讲坛聚焦 | 精品回眸 | 文件通知 | 专家资料 | 回音壁 
 
听顾沛教授漫谈数学文化有感
2007-11-07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在21世纪“人人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感召下,大学生该怎么样去面对数学——这个充满挑战的学科呢?为此,10月24日晚,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南开大学著名数学教授顾沛作客我校第32期濂溪讲坛。现就结合顾沛教授的讲座“漫谈数学文化”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对数学的认识及思考
  数学是一门艺术,是生活中的分子,一旦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也就是说,归根结底,数学的发展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生活而服务。数学是一项工具,是一种文化,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应考虑人的全面发展,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数学文化及数学思想精神
  数学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不同于“物理文化”、“化学文化”等,顾教授认为数学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以及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而从狭义上讲则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总之,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不应当仅仅只把它看作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它同样具有文化底蕴,同样有它的历史与前景,有它的艺术性。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好数学,拥有数学审美的思想,这才是最高境界。学好数学,兴趣最重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数学思想精神,从文化角度看数学,用数学问题看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变抽象为具体,运用最揭示本质的解题方法,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此才能提高严密的思考习惯,有条理地理性思维,如此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数学思想精神。
  数学素养才是精髓
  数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某种具体物质的运动形态,而是从众多的物质运动形态中抽象出来的事物。顾教授一再强调:“数学是人脑的产物,具有超越具体科学和普遍适用的特征,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数学是人脑的产物,它不只是为了解题而存在,它更应该是在生活中实践而后提高自己能力与素质,提高自己与他人数学素养的一种东西。数学素养是精髓,就像树的根,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本质,如此,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便是信手拈来,不再话下。顾教授对数学素养是这样定义的,“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通俗说法)。”他告诉我们:“拥有良好的数学素养的人在解决问题和总结工作时就会有良好的逻辑推理意识和能力。”他还指出,拥有好的数学素养的人,就业时就会比别人有优势,就会学习其他学科时拥有更大的潜力与发展。顾教授的这一观点让我们抓住了学习数学的精髓,抓住了一根能贯通数学学科中的一条主干线。我相信,只要认真体会并实践顾教授的这一观点,将会终身受益。
  学习数学的一些常用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对于如何学习数学,顾沛教授读了一些常用方法。他首先介绍了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的本质区别并通过众多的例子揭示其本质。让同学们对有限与无限关系与区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如芝诺悖论与无限、蒲丰投针的事例等等,生动有趣的故事,通络流畅的语音让同学们在数学的领域里又受到了一次全新的洗礼。
  对于教学方法,顾教授主要讲到“两方法与两观点”,两方法是变换的方法和类比的方法,两观点则是抽象的观点和变中有不变的观点。此外,顾教授还教导我们要自己发现与总结数学方法,学会创新,对所学的、所从事的工作,合理的量化和简化,从而做到周到的运筹帷幄。
  正如校长甘筱青博士所言:“数学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更是一门创新的艺术。”通过顾教授的讲座,我相信,想学好数学的同学应该会铭记:运用数学观点,锻炼数学思维,使用数学方法,学会数学语言,提高数学思想,增强数学素质。如此才能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