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座预告 | 讲坛聚焦 | 精品回眸 | 文件通知 | 专家资料 | 回音壁 
 
畅游“油菜人生”,领略大家魅力———访中国“杂交油菜之父”傅廷栋院士
2006-09-19  
     濂溪微波,秋韵流长。9月16日下午,连续几天的连绵淫雨终于败下阵来,秋日的阳光透过云缝,丝丝缕缕地落在我校浔东校区来来往往的师生身上,让人感觉到别样的温暖。当大家听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油菜之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先生受邀做客‘濂溪讲坛’”的消息时,不禁为自己即将享受一份“科研大餐”而欢呼雀跃,就连甬道旁的香樟树也似乎能感受到这份喜悦之情,抖动着枝桠,散发出阵阵清香。
    久违了的阳光,高知名度的“濂溪讲坛”。傅院士为我们带来的关于《油菜的遗传改良与生物柴油》的学术报告,让我们再次徜徉在科学的世界里,瞻仰名家风采,科研魅力。会后,傅先生不顾旅途劳累,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却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他的平易近人,博学儒雅,一起去畅游了他的油菜人生,分享成功的奥秘,感染了他的严谨治学态度和献身科研精神,聆听了他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希望。
丰富的科研大餐,谦逊的大家风范
    报告会开讲前,同学代表激动地上台献花,傅院士忙起身接过,向她微笑道谢,并亲切握手。报告会上,傅院士系统地向大家介绍了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分析了中国油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潜力以及油菜育种方面客观前景。尤其重点地讲述了生物柴油的优势和经济、环保意义。傅院士的讲解深入浅出,还配合图表进行比照,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傅院士是广东人,由于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所以虽然在外多年,仍是乡音不改。开讲之前,他就谦逊地说自己的普通话不好,希望大家包涵。报告结束后,他还鼓励在场的同学们刻苦学习,立大志,立远志,勇创新,多创新。
有目标人生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会后,傅院士在浔东校区的三楼会议室休息。此时,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年愈古稀的老人虽然做了一个多小时的学术报告,但仍是精神矍铄。略显沧桑和削瘦的脸,见证了我国油菜科研事业的发展。当老师介绍说有学生记者想要采访他时,他和蔼的招呼我们到他的身边,亲切地与我们交谈起来。
    当记者问及对他的一生影响最深的经历时,他说:“第一个是考试。作为学生,我们最怕的是考试,但是正是通过一次次的考试让我们明白了有哪些不足,应该学什么,怎样学,考试为我们的学习确定了奋斗目标。第二个就是1991年被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注:GCIRC,总部在巴黎)授予“杰出科学家奖章”。在这个有七八百人参加的大会上,我拿到了最大的奖项”,停顿了一下,傅院士有些激动的继续说,“这个荣誉不是个人的,是集体的,国家的,是整个育种界的。这说明我国的农业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不错的,值得期待的。对我是个鼓舞,对我们这个集体甚至是整个领域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坚定了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
    身为学生,我们很多人是怕考试的,怕考前背书,怕考后挂科,从未象傅院士那样,把考试当成衡量自己不足的标尺,继以提高。而他那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也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汗水+机遇=成功
    傅院士还告诉笔者,总结这半生的科研工作经验,他认为自己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汗水+机遇。“在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中,有过很多挫折和失败,但我一直坚信:汗水+机遇=成功。当然,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不管是学习还是搞科研工作,没有付出是不行的,但是也要适时抓住机遇,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有充分的准备,知识,勇气,决心等,很多方面。”提及他最想对当代大学生说的一句话时,傅院士坚定的说道:“勤奋是成功的基石”。
    傅院士的谆谆教诲如警世恒言,醍醐灌顶,是啊,在我们每天抱怨没有成功的机会时,我们是否应该问自己一句“我有努力过吗?”
 
    采访是短暂的,但傅院士慈祥的笑容,谦逊的风范,严谨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希望,都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熠熠生辉。
 
 
 
关闭窗口